工商業分布式光伏余電上網項目正成為企業綠色轉型的標配。然而,傳統并網方案常面臨施工周期長、設備兼容性差、運維成本高等痛點。如何實現高效并網、智能管控與快速交付?答案藏在一二次并網預制艙的創新設計中。
什么是“一二次并網預制艙”?
一二次并網預制艙是專為分布式光伏余電上網場景研發的模塊化集成設備,其核心突破在于:
? “一次+二次”深度整合:將斷路器、隔離開關(一次設備)與繼電保護、計量監控(二次設備)預裝于艙內,減少現場接線80%以上;
? 即插即用式并網:出廠前完成設備調試與協議對接,到現場僅需電纜連接,工期縮短60%;
? 兼容多場景需求:支持10kV/35kV電壓等級,適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峰谷套利等模式。
為什么工商業項目必須關注預制艙?
1. 降本增效,破解投資痛點
傳統并網需單獨配置開關柜、保護屏、通信柜等設備,而預制艙通過集約化設計降低30%硬件成本,且節省配電房占地面積,特別適合廠房屋頂、物流園區等空間受限的場景。
2. 智能運維,保障長期收益
艙內集成智能監控系統,可實時采集光伏發電量、上網電量、設備健康狀態等數據,支持遠程啟停、故障診斷與電能質量優化,降低人工巡檢頻率50%,確保25年生命周期內穩定收益。
3. 安全合規,規避并網風險
預制艙嚴格遵循GB/T 19964-2022光伏電站并網標準,配置防孤島保護、高低電壓穿越、諧波抑制等功能,通過電科院認證,助企業快速通過電網驗收。
預制艙的四大技術亮點
模塊化架構:支持“光伏+儲能”靈活擴展,預留儲能接口與EMS通信協議;
全天候防護:艙體采用IP54防護等級與C4防腐涂層,適應高溫、高濕、鹽霧環境;
智慧云平臺:接入光伏云管理系統,實現余電上網收益分析、碳足跡追蹤;
消防聯動:內置可燃氣體探測與全氟己酮自動滅火裝置,滿足國標GB51348安全要求。
典型應用場景
制造企業:利用廠房屋頂光伏發電,自用后余電上網,降低用電成本;
工業園區:多廠房分布式光伏集群并網,預制艙實現“多點接入、統一管控”;
物流冷庫:搭配儲能系統,實現“光伏發電-冷鏈用電-余電調峰”閉環。
選擇預制艙的三大考量
廠商資質:是否具備電力總承包資質、預制艙型式試驗報告?
案例經驗:是否有同電壓等級、相似規模的落地項目?
服務能力:能否提供并網申報、運維培訓等全周期支持?
在分布式光伏邁入“拼效率、拼質量”的新階段,一二次并網預制艙憑借快速交付、智能管控、高收益回報的優勢,正成為工商業項目的“標配心臟”。選擇成熟的預制艙方案,不僅是企業踐行ESG的社會責任,更是搶占綠色經濟先機的戰略投資。